“后”和“司”竟然是同一个字?“后”竟然是两个字?后本来的意思是帝王?这三大问号,要一个一个讲清楚,并且让文章具有逻辑性,比登天还难。但必须讲。
不过要打乱秩序,先讲第二个问题。老严曾经在一篇文章涉及到了后字的本义,有朋友回复说,后字的繁体是後,后是简化字,所以老严弄错了。
这个问题,其实稍微有点语文水平的人都知道,在简化字产生之前,其实分别有后和後两个字。1958年汉字简化的时候,把这两个字合成一个字,都写作后了。

其实这两个字在意义领域很不相同。後是方位词,代表的是顺序、次序,比如前后、先后之类。后是名词,大家最熟悉的是皇后、太后等。
所以这一个简化的后,其实包含了两个字。问题就讲清楚了。而本文集中要讲的是后字。至于後相关的知识,大家都了解,就不啰嗦了。
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现在来解决第三个问题。这个观点是《说文解字》提出来的。《说文解字》对后字的解释是:“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
这里提到的继体君,老严查过很多资料,都没有解释。大多数是直接引用,不作任何说明。 所以老严只能根据字面意思来解释。继就是继承,体就是政体、体制,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王权。君当然就是帝王、国王。三个字合起来,指的是守成君主。
创建朝廷的被称为开创君主。开创君主的继任者被称为守成君主。在中国的历史上,前者的庙号一般是祖,后者的庙号一般是宗。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比如清圣祖、明成祖,因为在任上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国家危亡的时候守住了政权,名义上是守成,事实上形同开创,所以庙号也被称作祖。
如果再通俗点说,《说文解字》的意思是后就是开创者后面的君主。许慎认为后字是人字旁,也就是上面的那一撇。口代表发号施令,厂字事实上是广字,繁体字廣的上面部分,代表面向全民。
东汉之后的书籍,基本都采用这种说法。但是《山海经》《史记》《尚书》等并不同意。
远古历史距离汉字的产生年代最近,用字法当然也和汉字的本义最近。在远古历史中,跟后相关的著名的人物有后羿、后稷、风后等。这些人毫无疑问,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帝王。
后羿的活跃年代,从大荒时代一直到夏朝,跨越至少两千年。后稷是黄帝时期的人。在黄帝之后,历史上再也没有记载他的身影,但有关于他弟弟和他儿子的故事。风后也在关于黄帝的历史记载中出现过,比如《史记·五帝本纪》。
这些后的年代都非常早,所以对于他们的命名,也就更接近汉字的本义。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人在黄帝年代都没有当过帝王。
他们有两大共同点。第一,他们都是部落首领,也就是帝王管辖之下的诸侯国的国王,比帝王要低一个级别。第二,他们的名称都跟当时的实务相关。稷是五谷,指的是农业。羿是弓箭,也可以指代军事武备。风就是风,意义可以推广到天文天气。
所以我们也可以归结出两点。第一,这些带后的称谓并不是他们本来的名字,而是体现他们在王朝中的职能范围的一种称呼,相当于一种官名。第二,他们本身也是诸侯国的首领。
所以后这个字的最初意思可以归纳为:掌管王朝某方面具体事物的部落首领。他们有自己的部落,但他们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所掌管的领域也关系到全国。
当然在五帝之后,禹把国家也命名为夏后。关于这一个,老严多年前就有专文论述。禹有治理水患的不世奇功,通过赋税征集了大量的金属。他把天下分为九州,建设了九州通向舜都的道路。这些都是他在继位之前办到的。他可能认为自己的功劳足以和黄帝相当,因此也希望获得上天的注意,最好又派一条龙来接走。
黄帝和他的大臣被接上了天,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在黄帝铸造三个鼎之后。禹也把收集起来的青铜铸造了9个鼎,效仿黄帝的意味非常明显。
他命名国号为夏后,很明显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这是面向上天的一个国号。夏指的是当时的中国。上天不只有中国这一个国度,还有其他的。而禹认为本人是替上天管理中国这个国度的,也是专人专事,所以命名为后。
从这些意义来看,后字更倾向于管理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后来主要用司字。司农就是管理农业的,司徒就是管理人事的。司马的本来意义是管理马,也可以引申到军事。
而事实上,后字和司字本来是同一个字,后来随着写法的不同,而分开成两个字,并成为互相独立的读音的。
其实《说文解字》本身也讲到了。这本书对司字的解释是:“司,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司指的是在皇都之外管理具体事务的大臣;这个字其实就是后字反过来写。
这说法和本文上述的意思是相对应的。因为这些后本身也是部落首领,所以他们并不经常在王廷,但他们又管着王朝的具体事务。司和后本来是同一个字,因为在写的时候有的人正写,有的人反写,所以后来就分开成两个字了。
自从考古中也得到了证实。在早期的骨刻文当中,是有后无司的。在后来的金文和甲骨文当中,后有的正写,有的反写,甚至就是在后羿这一个词语当中也有这两种写法。但是再往后,这两个字的寓意就逐渐分开了。
所以后字最初的意义并不是继体君,强调的是专职性。他们的地位比王朝的帝王低。所以后来逐渐发展为对王朝主政的人的妻子的称呼,比如皇后。
总体来说,被司字分走了一部分意义之后,后字的意思是比较窄的,应用范围很受限制。而後字应用范围就宽泛多了。在上世纪,汉字简化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后字应用范围的实际土壤,所以把这两种意思合并成了一个字。
后和司本来是一个字,后来被分成了两个字;后和後本来是有严格区分的两个字,后来被合成了一个字。这就是本文要讲清楚的内容。其中关于后羿到底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黄帝时代到底有没有汉字之类的争论,老严有自己的强硬观点,但是本文就略去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