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邮箱地址:

measurable@outlook.com

致电我们:

13594780265

新闻中心

  • Home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的爱恨情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的爱恨情仇

2025-03-11 22:18:46 22


我们国家有非常多的大学,但是只有少数大学是以中国两个字开头的。这些大学也被我们称之为是国字号的大学,他们也都是我们某一个领域的领头羊。这其中就有一所学校叫做中国地质大学,但它却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两所分别叫做中国地质大学括号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括号武汉。为什么这两所大学都叫做中国地质大学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咱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要说这两所学校的关系,其实他们都算是中国地质大学拆分出来的,是同宗同源的。在我们的40、5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的高校当中,进行了一轮院系大学。许多综合性的大学,它都被拆分了,形成了一批专门的院校。其中就包括了这两所学校的源头北京地质学院。


1970年,出于当时国内形势的考虑,有13所北京的高校,它被迫外迁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北京地质学院了。1975年,这个学校迁往了湖北的武汉,并且改名叫做武汉地质学院。但北京毕竟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武汉比不了的。因此这所学校跟许多外迁的学校一样。在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也在它的北京旧校址上设立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这种两地办学,但是相距甚远的情况,实质上,他们的非常难以统一管理的。

在各自发展了几十年之后,2005年北京和武汉两个学校终于是分道扬镳了,相互独立了。只不过,虽然他们独立运作了,但是两所学校还是共用了中国地质大学这个学校的名字,并且许多资源它也是共享的。因此你会发现两所学校是211大学,而且一流学科也完全一样,都是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评估上他们也是一模一样的。除此之外,他们的国家重点学科ESI的学科排名情况,包括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等等。几乎所有代表学校实力的数据,这两所学校也几乎是一样的,简直就像是两个双胞胎兄弟。

但实际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地质大学的武汉显然是要比中国地质大学的北京要更为久远一些。后者只是前者搬迁武汉之后它才设立的。因此中国地质大学的武汉应该才算是中国地质大学正统的继承者。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它则是孕育出了一所新的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地质大学的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北京,它两所学校合起来,它一同进行了全国的学科评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共有29个学科上榜。其中有两个A类学科,包括了它的优势学科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得了A加的学科。另外还有两个B加学科,八个B级的六个必减学科,两个C加的六个C级以及三个C减的学科。因此从学科的建设角度来看,这两所高校的表现它是基本相同的,它都有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另外在科研平台方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它是拥有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的。它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比是略胜一筹的。因此虽然两所学校的学科实力是共享的,但如果真是要看实力的话,应该还是中国的大学武汉的实力要更强一些。但是我们从他们的分数来看,我们会发现北京校区的分数是要稍稍的超过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的那为什么实力更强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它的录取分数反而更低一点呢?显然是因为北京的区位因素加成了。事实上不止这两所大学,几乎所有的北京、上海、深圳高校的分数都会偏高一些。而东三省、新疆、西藏、海南、甘肃等偏远地区的高校录取分数则会稍微的偏低一些。所以城市的因素成为了我们家长选择大学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了。但是这么选真的对了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的爱恨情仇


答案我们就要可以对比一下两所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了。我们从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当中,我们是可以看出来北京校区的中国地质大学在2022届的毕业生当中,他的毕业生读研是有31.07%的。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它的毕业生的读研比例是43.72%,要高出不少。两所学校毕业生,他主要从事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和地质相关的,比如说像地质勘探,像石油之类的行业。选择北京校区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能够在北京就业。而实际上毕业生能够留在北京的并不多,只占毕业生的39.56%。也就是说有六成的毕业生的孩子们都无法在北京就业。这大概会让许多选择他的考生心中一凉了。

实际上即便是留在北京工作,就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同样的薪资待遇,显然在武汉能过得比北京好很多,会更幸福,幸福指数会高一些。虽然说北京比武汉的机会更多,但相对于它的消费水平也要高很多。而学校毕业生,大多是从事的并不是高薪工作,留在武汉或许还能衣食无忧,而北京就未必了。高考报考当中的城市却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切莫只想去关注大城市,还要结合我们孩子未来的专业,考虑他是否适合自己。

最后别忘了关注我,每天都在认真分享。

发表评论